|
陈泽义—英雄暮年 壮心不已英雄暮年 壮心不已 ——记烟台泽义酒庄葡萄酿酒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酿酒师 陈泽义
22岁时,他是张裕公司的一名酿造工;42岁时,他任张裕公司常务副总经理;49岁时,他任烟台啤酒厂厂长;62岁时,他受聘为河北昌黎第一酒庄的首席酿酒师;73岁时,他拥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酒庄。他,就是烟台泽义酒庄庄主——陈泽义。 一、梦起张裕,与酒结缘 1962年,高中毕业的陈泽义被分配到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做一名酿造工,他干活勤奋踏实,刻苦好学且有责任心,经过3年的艰苦锻炼,练就了他过硬的酿造技术。1965年他以最优秀的成绩完成了山东省化验分析学习班的深造,很快就被调到张裕公司检查科工作。1967年,他被提拔为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技术检查科科长,至此确立了陈泽义在张裕公司的技术领导地位。1979年陈泽义荣邀担任中国轻工业部葡萄酒、果酒、露酒国家级评酒委员。1982年,陈泽义又荣升为张裕常务副总经理。虽然事业步步高升,但他却孜孜不倦、从未懈怠。1983年陈泽义被推选为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葡萄酒、果酒评酒委员会专家组组长。1984年他还代表张裕到济南厂长培训班学习,这为他奠定了很好的管理能力。 时间如梭,光阴似箭,一晃27年就过去了。在张裕这个中国葡萄酒摇篮里,陈泽义一直从事着与葡萄酒技术相关的工作,先后参与了张裕高档白兰地、至宝三鞭酒、灵芝酒等新产品的研究工作,积累了扎实的酿造、研发、管理经验,他从一名普通员工蜕变成常务副总经理,从一个门外汉跃身成为葡萄酒行业专家! 然而,正当陈泽义畅游在葡萄酒海,尽情施展抱负,在业界声名鹊起之时,上天却和他开了个玩笑。 1989年,组织部门一纸调令,陈泽义被派到烟台啤酒厂担任“正厂级”副厂长……业界人士无不为之叹惋!由于多年来他对行业的突出贡献,业界最终毅然决定邀请他继续担任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葡萄酒、果酒评酒委员会专家组组长一职。就这样,他一肩挑着啤酒厂,一肩挑着中国葡萄酒的未来,继续书写着他的葡酒人生。 1998年5月,陈泽义在朋友的推荐下,受聘于河北昌黎秦皇岛野力葡萄酿酒公司副总经理,主管公司的技术和葡萄酒酿造事宜。自此,他又重新回到了自己钟爱的葡萄酒第一线!上任伊始,陈泽义就提出了“酿造原酒塑形象,调整结构塑发展”的企业发展新理念和新思路,并增加产品类型和新包装,很快企业就迎来了转机,野力葡萄酿酒公司品牌形象和公认度大幅提升。半年后,陈泽义以卓越的战绩提升为野力葡萄酿酒公司总经理。他理清思路全面改革:加大基地的建设、投入优质葡萄酒的研发、建立健全强大的营销网络,一系列的整改措施为公司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1999年公司的销售收入从上年的3800万元,一举跃升到6900万元。仅在上海地区就销售3800万元,只低于中国葡萄酒老大张裕公司200万元。 自1983年上任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葡萄酒、果酒评酒委员会专家组组长一职以来,历经25次换届,陈泽义一直担任着专家组组长,他用激情和热血,引领着葡萄酒行业大步前进。 2001年他又出任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第一届葡萄酒专家委员会执行主任,成为中国第一届也是任职时间最长的葡萄酒专家组领导者! 每每提起张裕公司,陈泽义总是感慨万千:“张裕是我葡萄酒人生的摇篮,更是我葡萄酒人生成长的平台,我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张裕,张裕酿造出了中国最好的甘醇美酒,也酿造了我陈泽义,使我有幸成为一名大师级葡萄酿造专家。张裕公司引我‘入世’、又成就我‘出世’,张裕使我与葡萄酒接下了终身情缘,没有张裕就没有我陈泽义的葡萄酒人身”。 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时至退休,本该回家享受天伦之乐的陈泽义,割舍不下为之奋斗了三十多年的葡萄酒事业。而当时正值行业异象频频,极度缺乏专业人员,作为行业的老专家,他是忧心忡忡,总是卸不掉那份与生俱来的责任感!凭着一腔热血,他毅然决定退而不休,离岗不离职,卸任不卸责,默默奉献于葡萄酒事业。 作为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葡萄酒专家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葡萄酒、果酒评酒委员专家组组长,陈泽义对国产葡萄酒的发展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为什么国产葡萄酒产业会走得如此艰难,归根结底是质量问题,没有好的产品质量,产业就不会稳定健康发展,又何谈出路和未来?为何没有好的产品质量,难道中国就不能生产出像法国一样的好酒吗?不是的,问题的关键是现在的葡萄酒产业走得太急,过于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没有把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只要认识到这些问题,中国就能酿造出世界一流的葡萄酒,我要让中国的葡萄酒业闯出一个世界品牌,证明中国人也可以酿造出像拉菲一样的顶级产品。” 在陈泽义看来,“三大要素齐备才可以酿造出世界级的葡萄酒,一是上等的原料,二是先进的生产设备,三是先进的工艺技术,如今工艺技术以及生产设备中国都是首屈一指的,只要拥有上等的原料,就一定能酿造出老百姓喝得起的‘拉菲’,所以要保证农民的利益。”陈泽义感叹道。但凡做得好的葡萄酒产品,都是以种植葡萄的农民的利益最大化为前提,让农民“有利可图”,他们才会真心为你种植出质量上乘的葡萄,有了质量上乘的葡萄,酿酒师才能酿造出质量上乘的葡萄酒。 2002年,陈泽义受聘于昌黎第一酒庄葡萄酒有限公司任总经理并担任首席酿酒师。第一酒庄在陈泽义先生的亲自指导下选用中国最好产区的名优葡萄为原料,采用国际一流的设备,世界先进的生产工艺酿造出高档次、高品质、高品位的干红、干白系列葡萄酒。“让我们中国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们都能喝上真正的好葡萄酒!”。 2004年,陈泽义应邀来到宁夏银川,为新产区的发展出谋划策。经过深入考察,陈泽义发现当时的宁夏产区信息相对封闭,思想观念相对保守,葡萄酿酒技术相对落后,严重制约着宁夏产区的发展,整个宁夏产区葡萄酒销售量不足5000吨,而烟台张裕公司年生产销售葡萄酒就高达十几万吨。这一现象与宁夏自身优越的地理环境条件极度不相称。经过认真调研之后,陈泽义做出决策,建议:树立产区品牌、引进国外先进工艺技术、组织开展行业技术交流会培养专业人才。在宁夏当时那样艰苦的行业环境下,陈泽义硬是靠着百折不挠的毅力,首先带头做技术示范:他租赁鹤泉葡萄酿酒有限公司,一次性收购1000多吨酿酒葡萄,酿成700多吨原酒。同样的风土条件,同样的葡萄,经过陈泽义之手,完全是另一番风味,品质骤然提升到一个新台阶,这更坚定了宁夏产区发展葡萄酒的信心!通过多方面努力,全方位调整革新,贺兰山产区能酿出一流葡萄酒的声音很快传遍全国,国内三大葡萄酒巨头张裕、长城、王朝纷纷侧目,决定到贺兰山产区建设基地、酒庄,就连法国的保乐力加、轩尼诗也盯上这片葡萄酒圣地。产区发展来势汹汹,势不可挡,加之宁夏政府的大力支持,在贺兰山东麓产区打造100个酒庄集群的宏伟产业战略很快落定,并逐步实施起来,很快,贺兰山产区的声誉就享誉中外! 三、倾情奉献,桃李天下 新中国首位葡萄与葡萄酒博士,中国葡萄与葡萄酒教育的拓荒者李华教授曾动情的这样评价陈泽义先生:“中国的葡萄酒事业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快,是同陈泽义大师的无私奉献分不开的……”、“我之所以成功,是踏在陈泽义这位巨人肩膀上起来的!”。 两位大师相识的渊源要从1986年说起,当时李华博士刚从法国学成归来,预到张裕公司考察,却因一头长发、穿着不修边幅被门卫挡在门外,而此时陈泽义已是张裕公司副总经理,他们就这样遗憾的檫肩而过。直到1987年,在烟台举办的国际葡萄酒节上,李华博士以其精彩的技术及精准流利的英、法翻译征服了与会专家,当然也引起了时任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葡萄酒与果酒评酒委员会专家组组长陈泽义先生的密切关注。1988年,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葡萄酒与果酒评酒委会年会上,在陈泽义先生提议下,李华博士破例被评为专家委员会委员,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国家级葡萄酒专家。受大会邀请,李华博士向与会的一百多名葡萄酒专家作了精彩的学术讲座,并在陈泽义先生的倡导下将他的授课列为专家委员会年会的常态性授课。1996年,在李华院长盛情邀请下,陈泽义被聘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首位客座教授,为学校传道授业。 在河北昌黎第一酒庄担任首席酿酒师时,在昌黎当时只有一个国家级评酒委员的情况下,陈泽义硬是凭借自己想要为中国葡萄酒行业多做点事情的信念,为昌黎地区培养了20多名国家级评酒委员。在宁夏期间,陈泽义把传播技术、培养人才作为自己的庄严使命和崇高职责,不停的讲授课,不停地奔走于葡萄酒生产企业,以忘我的牺牲精神为宁夏产区的技术提升、人才培养、产区建设默默地散发着光和热,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酿酒技术人才及国家一级评酒委员。 此外,陈泽义先生怀着对中国葡萄酒事业的满腔挚爱,以对中国葡萄酒事业未来接班人的关心、爱护和支持发展的角度,个人出资10万元,与滨州医学院党委书记刘树琪大师(改革开放30年酒行业领军人物)在滨州医学院葡萄酒学院发起设立“老藤”奖助学金。通过奖助支持,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实践技能,强化专业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社会沟通能力,引导大学生提升素质,迎接挑战,增强就业竞争力,培养中国葡萄酒事业优秀的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 在葡萄酒行业的这些年,陈泽义一直都在第一线酿酒,只要有培养新人的机会,他都愿意放下手头的一切,专注地将毕生所学传授给新人,可以称得上“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回顾走过的五十多年的职业历程,都是陈泽义先生深爱葡萄酒的见证,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葡萄酒,为行业发展培养技术力量,为新建的葡萄酒企业进行技术指导,他走遍了全国各地,每个产区都留下他的身影。他孜孜以求,为了中国的葡萄酒事业竭精殚力,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技术是行业的,行业培养了我,我要用我的技术、经验服务于行业,只要行业需要我,我会一直做下去。 四、荣归故里,梦圆酒庄 从1998年5月到2009年初秋,陈泽义大师为了中国葡萄酒事业,如同一只鸿雁不停地翱翔追寻,从碧海蓝天的故乡烟台追寻到河北昌黎、追寻到美丽富饶的宁夏贺兰山东麓,一直追寻到满头丝丝银发。 陈泽义永远也不会忘记萦绕在自己心头的那动情一幕:2004年7月28日,逢蓬莱瑞事临葡萄酒庄开业典庆,作为中国葡萄酒与果酒专家组组长的陈泽义先生应邀莅临剪彩,时任中共烟台市委常委、蓬莱市委书记的刘树琪先生深情地对他说:“您不仅是中国葡萄酒的品牌,您更是烟台人民的儿子,回来吧,烟台人民需要您,烟台和蓬莱葡萄酒产区需要您,家乡人民期待着您早日归来……”2009年9月,《中国酒》杂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酒界领军人物”颁奖大会,期间已是烟台市常委副市长的刘树琪再次满含深情地对时年68岁的陈泽义大师说“大哥您回来吧,回来帮助烟台葡萄酒产区提升一下品牌价值,把烟台产区的品牌形象竖立起来!”曾几何时这熟悉亲切的声音,在陈泽义大师的耳畔回荡,在陈泽义大师炽热的心头萦绕……陈泽义面对刘树琪市长的诚邀,眼眶里荲满激动的泪水:“刘市长您六年的呼唤,让我六年梦牵魂绕,烟台人民养育了我,我做梦都牵挂着家乡的发展……这几年我一直在思想着回家乡建设一个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葡萄酒庄,圆自己一个中国酿酒师的酒庄梦!”陈泽义当即表示回烟台蓬莱创建“泽义酒庄”,为烟台蓬莱产区和中国的葡萄酒事业继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余生。 2009年,金秋时节,在刘树琪副市长的亲自关注下,“泽义酒庄”建设项目迅速立项,并有效启动市、县、乡三级镇府联合办公机制,很快于当年12月中旬完成省政府有关部门的土地批复划拨,蓬莱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督办政策措施落实……经过历时一年的紧张筹建,一座自筹资金8000万元,我国第一个以酿酒师名字命名的,面向大海彰显着欧洲风格浪漫情调和中华民族开放理念的“V”字形“泽义酒庄”,鹤然矗立于人间仙境蓬莱黄海之滨,并引进了意大利菲美公司全自动灌装生产流水线、VELO速冻机和瑞典空压机、灌装打塞机、商标喷码机等世界最先进的葡萄酒生产设备和酒庄管理经验模式。 “酿造出中国乃至世界最好的葡萄酒,向世界证明最好的酿酒技术在中国”是陈泽义毕生的追求!酒庄建好以后,面对市面上鱼龙混杂的葡萄酒产品,陈泽义决心不辜负家乡人民的期望与重托,立志酿制出让国人喝上最好喝最放心的美酒佳酿。陈泽义亲赴国家商标总局,将自己的名字连同指纹、头像全部注册,向家乡父老和国人做出庄严立誓承诺!通过这样一种以良心为证的形式,感动消费者,让消费者明白,中国也可以酿造出像拉菲一样的世界顶级葡萄酒。 为了酿造高品质的年份酒,陈泽义先生每年都要遴选出上千吨最优质的酿酒葡萄,进行发酵精酿。陈泽义以他的实际行动及其毕生所学去兑现他的承诺。他所做的一切付出与努力,简言之,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他与生俱来的民族情感以及以品牌质量求企业发展的高度责任感。陈泽义高度的民族责任感、成熟坚定的“庄园梦”,足以让人的心灵瞬间得到升华和洗礼。(烟台泽义酒庄葡萄酿酒有限公司提供资料,汤晓宏编辑整理) |